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并因此產生良性的管理效果。
情緒其實是我們身體內最直觀的反應。快樂是可以自找的,情緒是可以管理的。如果我們能調整、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有彩色、美好的人生。情緒可以決定你的命運,做好情緒管理關乎你一生的幸福及美滿。
一、情緒管理很重要
情緒如四季般自然地發生,一旦情緒產生波動時,個人會表現愉快、氣憤、悲傷、焦慮或失望等各種不同的內在感受,假如負面情緒常出現而且持續不斷,就會對個人產生負面的影響,如影響身心健康、人際關系或日常生活等。
1、影響生理健康:如過度焦慮、情緒不安或不快樂,會導致生理上的疾病。一個人常常有負面或消極的情緒產生時,如憤怒、緊張,人體內分泌亦受影響,并導致內分泌不正常,而形成生理上的疾病。
2、影響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取決于一個人情緒表達是否恰當。倘若常在他人面前任由負面情緒決堤,絲毫不加控制,如亂發脾氣,久而久之,會被他人視為難以相處之人,甚至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反之,若常面帶微笑、多贊美他人,以親切態度與別人和諧相處,人際關系自然會逐漸改善,從此人生也變得較不寂寞、孤獨,而且處處有人相伴共度人生歲月。
二、找出情緒脈絡
“情緒管理”即是以最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如同亞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么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據此,情緒管理指的是要適時適所,對適當對象恰如其分表達情緒。
1、覺察自我情緒:能隨時地覺察自己情緒的人,即是對自己了解較多的人;反之,不了解自身情緒狀態的人必淪為如柏拉圖所說“感覺的奴隸”。
2、妥善管理自我情緒:情緒管理必須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并強調如何擺脫焦慮、怒氣、灰暗或不安。當欠缺情緒管理能力時,經常會與低落的情緒交戰,而掌握自如的人則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接受挑戰。
3、自我激勵:時常專注于既定目標、發揮創造力、克制沖動、延遲滿足及保持高度熱忱的人,也就是一位能自我激勵的人。能自我激勵的人做任何事的效率會比較高。
4、覺察他人的情緒:這種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就是所謂同理心,亦即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設想。愈具同理心的人,愈容易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也愈能覺察他人的情感狀態。
5、人際關系的管理:人際關系即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都與這項能力有關,而且充分發揮這項能力的人常是社會上的佼佼者。
三、情緒是可以管理的
情緒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要掌控得恰到好處。因此要成為情緒的主人,必先覺察自我的情緒,并能覺察他人的情緒,進而能管理自我情緒,尤其要常保鮮活的心情面對人生。
1、選擇情緒:一個愈懂得選擇情緒的人,也就是愈能換個心情的人。如此其人生不僅愈豐富,而且每天的日子會過得較快樂。
2、使用替代想法:替代想法是指將沖動導入一個沒有威脅性的目標物,及時轉移注意力,冷卻怒氣。一個人遇事立刻發泄怒氣,將會使憤怒的情緒更加延長,倒不如先冷卻一段時間,使心情平靜下來后,再采取較建設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3、理情治療法:理情治療法強調理念、信念會主宰一個人的情緒。一旦不好或不合理的信念一產生,情緒會產生較大的波動。因此常保持良好或善意的理念,情緒也會較穩定。
4.自我教導法:改變自我情緒,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銘或對自己說一些自我肯定的話,以激勵自我。當我們遇到挫折,心情陷入谷底時,不妨告訴自己:“要重新站立起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為自己生命注入一劑強心針。
發布時間:元月13日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