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體重管理,開啟健康生活
近年來,我國超重肥胖率呈顯著上升趨勢,體重異常問題愈發嚴峻。這一現象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緊密相連,體重異常和不良生活方式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險因素。
在此背景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布2025年正式啟動“國家體重管理年”行動,并將持續推進至2027年。良好的體重管理有助于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讓大家以更健康的姿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為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生活習慣與體重管理
(一)規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在體重管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睡眠過程中,身體會進行一系列的生理調節,其中激素水平的平衡尤為關鍵,睡眠不足會影響新陳代謝的速度,使身體消耗能量的效率降低。長期睡眠不足,身體的代謝功能紊亂,脂肪分解速度減慢,體重自然容易上升。
(二)減少靜態時間
長時間久坐不動對體重的危害不容小覷。當身體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時,代謝速度會顯著減緩,肌肉得不到有效鍛煉,消耗的能量大幅減少。這就導致攝入的熱量難以被及時消耗,多余的熱量便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在體內,進而引發體重增加。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增加日常活動量是關鍵。
(三)保持正確姿勢
保持正確的姿勢對體態和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正確的姿勢可以減輕肌肉負擔,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處于平衡狀態,避免因局部肌肉過度緊張而導致的疲勞和損傷。同時,它還能預防骨骼問題,如脊柱側彎、頸椎病等。
二、“食”在體重管理
(一)合理膳食原則
控制總熱量攝入是體重管理的關鍵所在。當攝入的熱量超過身體消耗時,多余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導致體重增加;反之,若攝入熱量低于身體消耗,身體就會消耗儲存的脂肪來提供能量,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
三、“行”在體重管理
(一)有氧運動選擇
常見的有氧運動在體重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快走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它對關節的壓力較小,適合各個年齡段和身體狀況的人群。快走能提高心率,加速新陳代謝,有效燃燒脂肪。
一般來說,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快走,就能看到明顯的體重管理效果。游泳也是極佳的有氧運動,水的浮力能減輕身體負擔,對關節不好的人十分友好。游泳時全身肌肉都參與運動,能消耗大量熱量,增強心肺功能。騎自行車同樣值得推薦,它可以根據個人體力調整速度和強度,既能鍛煉腿部肌肉,又能提高耐力。對于想要通過有氧運動管理體重的人,運動強度可保持在中等,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為宜。
(二)增加日常活動量
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活動量是體重管理的有效途徑。步行上下樓梯能替代乘坐電梯,增加腿部運動,消耗額外熱量。站立工作可以避免長時間久坐,提高身體代謝速度。做家務也是不錯的活動方式,如掃地、拖地、擦窗戶等,能讓身體動起來,消耗一定能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活動,累積起來對體重管理有著顯著效果。長期堅持增加日常活動量,能幫助身體保持良好的代謝狀態,逐步實現體重管理目標。
四、體重管理的心態調整與長期堅持
(一)保持積極心態
在體重管理的征程中,保持積極心態至關重要。體重管理并非一帆風順,平臺期和體重反彈是常見的挑戰。當遇到平臺期,體重不再下降,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而體重反彈更會打擊信心,使人陷入自我懷疑。
然而,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平臺期是身體適應新的代謝狀態的過程,是正常現象,只要堅持下去,突破后體重會繼續下降。體重反彈也可能是暫時的,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重新回到正軌。
(二)培養長期習慣
體重管理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并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涵蓋了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多個方面,這些習慣相互關聯,共同影響著體重和身體健康。只有將這些習慣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穩定的生活模式,才能實現長期的體重管理目標。
供稿|健康教育科 李僥筱
一審|趙碧英
二審|賀 剛
三審|韓小松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